作者:秦平安 发布时间:2014/12/29 点击数:1632
毛诗七言答一首,
主翁藏名因遮丑。
席时长沙早相识,
友荐农垦衣食有。
人称冠以九嶷山,
乐呈泪竹引律吼。
天道酬勤办学校,
宇居故土丝不苟。
注:1、乐天宇(1901年2月3日——1984年7月15日),出生于湖南省宁远县,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林业科学家,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。第一次宁远之行,在李基茂老师家,有幸拜读了《毛主席的九嶷山友人乐天宇》这本书。
2、一九六一年,毛泽东写了《七律 答友人》,最早发表于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《毛主席诗词》册上。书中三十七首诗词,与友人唱和的六首中,五首有友人姓名并附友人的诗词;惟独这一首例外,因此显得很神秘。
3、乐天宇曾经在郭沫若家见到了毛泽东的诗稿《七律 答乐天宇》,感到惊讶。于是用笔将自己的名字划掉,并说:“我这个人办事莽莽撞撞,弄得不好,今后可能给毛主席添麻烦,不能用我的名字。”他想起自己在建国初期,曾因学术讨论方面的问题,犯过严重的错误。
4、乐天宇和毛泽东是长沙一中的校友,早年曾有交往;乐后来考入北京念大学,攻读林业专业。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曾经受党组织的委派,回故乡宁远开展过农民运动。
5、1938年,乐天宇去了延安,在那里十年。是他考察发现并力荐开发一个名叫“烂泥洼”的地方,党中央采纳了他的合理化建议,派王震的359旅农垦,改名为“南泥湾”。后来毛主席还题词: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”从而,也诞生了一首脍炙人口、风靡全国的经典歌曲《南泥湾》。
6、在延安窑洞,毛主席称乐天宇为“九嶷山人”,1960年,乐呈诗和斑竹给毛主席时,落款也是“九嶷山人”。
7、据说毛泽东早期曾经想去九嶷山打游击。在延安乐、毛二人交往甚深,有一次毛对乐说:我是湖南人,却没有去过九嶷山。乐说:不要紧,并念了清代何绍基(湖南道县人)一首诗给毛主席听。毛大笑说:原来你是在说我啊!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九嶷山看看。毛唱和诗中一句“我欲因之梦寥廓”,再现其梦想。可以这么说,如果没有乐天宇当初的想法,也就没有毛主席的《七律 答友人》,毛泽东的这首诗,为九嶷山的人文学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增添了一份一代帝王九嶷山和舜帝颂扬的重要文献。
8、乐老上世纪80年代初,为了保护海拔1822米三分石下的珍稀植物斑竹,为了报答宁远的父老乡亲,毅然回到故乡,自费创办“九嶷山学院”,为家乡人民作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。
白沙信息版权所有![]() |
电子邮件: 108778073@qq.com |
湘ICP备10202670号 ![]() |